网页浏览总次数

2017年12月23日星期六

足音

时间荏苒。不会戏剧性地收一眨眼,时间就跑掉了。因为我知道,时间是如此规律地前进着。
我是清楚知道它一步步来到这个时候的。

2017年就要结束。中学毕业算起来也要两年了,懵懵懂懂的事情,那些恐惧的害怕的,全都没有消失。总有些东西,始终萦绕着每一个你我。
那种东西没有什么限制,谁的身上都找得到,不过是多寡的分别罢了。
如果一个人活得更积极更阳光,TA身上一定很少,乃至没有这种让人作恶的黑雾般的东西。
那东西没有形状,我仿佛可以仔细描述它的存在,但我知道没有人看得到它。它不过是生活中难以压抑的某些东西的具象化。它有害吗?它危险吗?我想没有。但它的存在,会将一个人身上的微笑、力量、元气都给慢慢地吸走。

如果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那这个世界又会是如何运作的?
会不会每天早上的太阳都特别耀眼,会不会晚上都能看见星空?

这些年来,脸书、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导致部落格渐渐没落。
就我自己认识的人来说,还在写部落格的,内容多半都不会有太多人看。或许也因为这样,大家习惯将心事都藏匿在部落格里。
反正不会有太多人看到,所以这样就好。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希望太多人知道我们心中的那些言语组合成的形状是什么。

我们并不是在讨拍拍,寻求安慰。并不是。我们只是在寻找一个地方,可以让自己将心中某些沉重的东西给放下来。
每个人,肩上能扛着的东西,绝对不多。
总有些东西,需要一个出口。

思想负面的人总容易让别人蹙眉,像是在脸上和言语中透露负面都是不允许的。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温柔。没人有义务在快快乐乐地滑脸书时看到负面文字而让自己心情变得糟糕,更没人有义务来安慰我们说没事的。
我们懂。我们了解。所以我们没有这么做。

所以我们只能将那些文字藏在这里。

不温柔的世界错了吗?不。并没有吧。
 世界不能温柔。温柔的世界,会因为恶意的摧残而破灭。所以别说是人了,就连这个社会和世界都会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冷漠,进而保护自己。

所以,我们也只能这样。
世上或许每个人都会这么想过,觉得自己真实善良真实温柔啊,明明是不开心的事情也要笑脸迎接,明明伤心也要强颜微笑。在这种情况和想法的加持下,径自以为自己是温柔善良的人,觉得自己其实很辛苦但你们这些家伙都不知道什么的。

真是可笑。不管是你们,还是我。

 可是别无他法。就算是恶心的独角戏也要继续下去,因为这也是为了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是的。世界并不温柔。
可是,还是有很多温柔的人,愿意以不变的姿态,继续生存下去。
 多重的思考,就算是一个人也有不同的价值观,而我们能做的,是在各种两极之间,努力去思考和反思,去明白自己能做的该做的想做的那些事情,究竟是什么。


在最后的这几天。当2018的足音悄悄靠近的时候。

唯独能做的,是祈愿你们的幸福了。




2017年9月11日星期一

如果

在这样的日子,持续着一整天的心悸,阴郁的感觉被某种力量压抑着。
那力量并非不知名的黑手,却单纯是潜伏在生活中的某种存在。

最近不论是部落格的脸书都减少了发文的次数,无非是慢慢变得不习惯在键盘上述说有关自己的事情。不论是生活或心情都一样。
像是怕被窥看一般,想着把心封闭起来,尽管知道其实并没有人会在乎,或是说老是胡思乱想的自己,真的有些杞人忧天。

发文次数减少的另一个原因,与心境上的变化有关。偶尔的情绪不稳定,愕然发现自己其实是相当容易失控的人。
惟面对键盘,多的是白目的自己,去不见情绪失控的自己。
有些话根本说不出口,光是在心里回荡也让自己无奈,更甭说是说出口,写出来。

所谓的负面情绪,都来自于自身。就算是受到了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心越发沉重也一样,但选择压抑起来,皱起眉头的,仍旧是自己。
如果有话直说;如果口直心快;如果可以不顾一切地放纵世界,或许世界早就毁灭。
 当意识到自身思考模式越发阴暗阴郁,发文次数也一并跟着减少,只因甚至某些文字说出口写出来,不单无法让自己轻松,也会让别人也皱眉感到致郁。

如果我追求的只是松口气的感觉,那寻找抒发情绪的管道,未必是最好的方式。
即便是很少人看的部落格,要随意放出自身的黑暗也绝非易事。
但一味的压抑也拯救不了自己,所以我们都只能换其他的方式来一一尝试。
如果这样的结果是好的,就好了。

无数如果交织成一个疑问,而疑问没有解答。
答案或许还在等着被找到。




2017年5月12日星期五

呼吸的方式

一段时间没发问,你看到这个标题,可能还会想着我是不是加入了什么奇怪的组织,开始要宣传正确的呼吸方式。可能还会教你一起来某个神秘的小房间,一起学习呼吸的技巧,然后签这个签那个,拉更多人进来一起学习呼吸技巧,同时赚点钱?

很可惜不是。

呼吸只是一个代词。 它更象征着活着这一回事。

到了现在,即便习惯了,那种无力感,绝望感,仍无法消失。

像是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烙印在身上一般。

我清楚知道自己的遭遇不算什么,我的际遇更像是无病呻吟。但我们仍旧需要一个出口,对吧?你我都不是小孩子了,我们都知道美好的童话不存在。

我们都可以正义凛然地用这样的语调去告诉过去,仍相信美好的自己:这世上不存在美好。

然后不计一切地背叛自己。

是的。世上不存在真正的美好,正能量亦然。在社交网络上,大家会苦口婆心地对某些人说,将负面情绪收着就好,不要带到这里来渲染大家。

其实某些方面,我是赞同的。因为我也觉得其他人没必要去知道我的负面和黑暗,没必要去倾听我的发泄。

但我们不是神。我们都困在迷宫里面。我们都需要一个出口。

如果没有出口,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让我们丢弃心中的黑暗,我们又要如何展现你们所说的正面?


好多人都能自信地活着。

什么是自信?你们又为什么能够拥有这份自信?

像是成长过程发生了什么突变,缺少了某些拼图,我不理解那份自信该从何而来,又如何保存,加以利用?

这份自信随时都会伤害别人和自己。为什么所有人都能叫别人勇敢一点,不要怕?

为什么所有人都可以站在自身角度思考,然后觉得没有任何不对?

为什么就不能站在对方角度思考?

又为什么会有我这种人,明明没有做到这些事情,却装作自己好像是正义的,提出这些事情?


为什么我还在这里?这个世界应该早就崩坏。






我们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平静呼吸的方式。

在崩坏后。激动后。让自己冷静下来。





我一定不会和别人一起生活的吧?

那种厌恶感,不习惯和任何人一起微笑的感觉。无数次的瞬霎发现自己原来真的不爱任何人,原来很希望一个人。

就算内心知道自己是害怕孤独的,也还是希望变成一个人。





说了再多怕伤害别人都是借口。

只是怕被讨厌,怕被发现自己是黑暗的,怕被伤害罢了。

明明一直都是暗地里的加害者,却妄想能成为受人怜悯的受害者。



不知不觉这份呼吸节奏也被打乱了。




无法再分析下去,不知道怎么呼吸。


其实这个过程没什么我都知道。我知道你忙都在告诉我,这段期间是这样的。

我也知道只要我走过去了就没事了。

只是未来的我如果有机会,

实在不想以“哎呀年轻人,这段期间就是这样的啦”的方式来告诉他们这个时候是什么。

这个阶段的摸样,不是那两三句话就可以概括的。


你们缺少了什么,我也一样。



思考太多的东西只是自寻死亡,我知道。



但动手的是我自己还是他人?





这份呼吸仍旧会继续下去。









我们仅仅。

只是在寻找一个出口。

尽管这个转角后,



我们仍在迷宫。




2017年4月7日星期五

《我们不会忘记,终将消失的你》——迟来的招呼

去年,2016年,我人生脱轨的一年。各种迷惘被各种光与影放大,时至今日,这份迷惘仍未消失,仍旧巨大地如太阳影子般笼罩我的世界。

但也在2016年,我出了2本书。一个是曾经介绍过了的《听,我的天使在唱歌》,一个则是去年11月时出的第二本。

时隔那么久,我现在才想来说说些关于这部作品的事情。

或许我也只是想借此而寻找某种呼吸节奏吧。

魔豆原创,《我们不会忘记,终将消失的你》。


图片转自GEMPAK官网



书名:《我们不会忘记,终将消失的你》
作者:陈家旸(也就是阿肠我)
出版社:魔豆原创【是GEMPAK STARZ的】
语言:中文
内容:友情【呱】
出版日期:2016年
参考价格:RM20.00【东马一带应该是22块】



作者简介:

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未来的某个瞬间,成为开启你记忆之盒的一把钥匙。



封面及内页绘者简介:Kazeo Yuurin

应该是来自吉隆坡的绘画家?画技了得,这个封面肠很喜欢。希望未来还有合作的机会。
分享Kazeo  Yuurin的面子书专页:Kazeo Yuurin


故事简介



方志升,一个生活在后山镇的平凡中三生。
某天夜里,他发现后山上出现了神秘的白色光点。这之后,他更在山顶碰见了神秘女孩,陈筱良。
志升与筱良成为了朋友,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志升发现筱良身上似乎隐藏着诸多的秘密……





本书去年11月出版,我却是现在才来分享这本书。迟了半年之久。

要说完稿日,甚至也早过了一年了。

《我们》这部小说很简单,但过程挺复杂的。这部故事最初的雏形诞生于2014年,那时为参加比赛而写了《我们》的雏形《一起写,我们的结局》。

后来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2016年1月,我才正式将这短篇拉长,写成长篇。

2016年一月,那时是刚离开中学,离开学校的保护,一种对周遭任何事物都感到些许恐惧的时候。

那时候陪着我的就是《我们》的创作。



因为不必上学,所以历经一个月,《我们》的初稿就完成了。在那时候破了我自己的记录(只是自己啦)

后来修改后交稿,断断续续,陆陆续续改了一些,浮浮沉沉地等待,到了后半年,《我们不会忘记,终将消失的你》这名字定案,封面很快也看到了。



《我们》这故事其实真的很简单。并不复杂。

我在面子书上分享书讯时说过,完成《我们》更像是完成某种圆缺。

那是因为创作《我们》的短篇时,觉得角色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且遗憾很大。

让他们的故事更丰富,更圆满,给笔下角色一个交代,其实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贯穿《我们》 这故事的角色无疑是主角之一的筱良。筱良的身世最初仅仅是初稿中的两三行字。在本作中加以描述,成了一个较为真实而深刻的灰暗记忆。

如果这个角色应该是治愈系的角色吧。其实她应该是很阳光的人。如果可以,筱良应该是那种上课偶尔会打瞌睡,常常哼歌的人;放学后会和好闺蜜一起去找个地方溜达,考试前夕可能会戴着耳机听着合适的歌曲,开始读起书什么的……

然而不是。筱良的人生在种种类似命运之笔的安排下,不是这样的。


筱良这个角色的一生像是个 悲剧。其实筱良这样的家庭我自己也无法去想象。那个家里找不到爱。完完全全的黑暗绝望。

真的很讽刺。筱良这一生最大的爱与幸福,是死后才开始的。


这个故事,不知道让大家印象最深的角色是什么?最深刻的剧情又是什么?

因为这并不是一个负责的故事,但说不定有人能从其中收获些什么。

说实话,有时候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和读者所能收获的,不尽相同。但这个过程才是阅读最有趣的,不是吗?


有人曾和我说,书名很直接。光看书名就几乎可以猜测到一些剧情。

无妨。也罢。并不影响,不是吗?

有些东西,真正阅读与见识了才能知道,不是吗?



《我们》这个故事,或许是遗憾的。

但却是幸福的。

我如此希望。如此坚信。





迟来了半年,请多多指教。



希望我还有下次写这种宣传文的机会。





我们下次见。














2017年3月21日星期二

是不是

一直以来的人生,经历过的任何事情,在别人眼里一定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无论多么艰难,无论多么痛苦,在别人眼里,甚至是多年后,我自己看来,这时候的自己也因为某些小事而别扭而显得好笑。

但那又是多遥远以后的事情。

我给这么一个·例子。你玩过神奇宝贝游戏吗?

在初始城镇后第一个道路,你能遇到的宝可梦都是鲜少超过10级,等级不高的精灵。

而你在冠军之路遇到的,分分钟都是从40级以上起跳的精灵。

这两种过程,是完完全全不同,无法相提并论的。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不了解。不只是别人,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甚至最严重。


我给的这个例子可能不正确。

我想说的,并不是单纯的这种情况。

最主要,是自我,对现在的决定,过程,你一直冒出来的“真的可以吗?”的疑问。

面对未来,若还存在,可能会嘲笑现在的自己的,那个未来的我。

你又会抱持什么表情看着我?


谁都不知道,什么决定才是好的。

我根本不可能知道。对不起,我也无法相信什么“自己选的路自己走” “走过无悔”“相信走下去”

对不起,我无法告诉自己去那么地相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生,无法保持积极和乐观,无法去面对他人。

如果社会是一个圈,那我就是在边缘的那个人。

是不是某一天,我可以如我期望地从这个世上的某处消失不见?


我真的无法相信,自己真的19岁了。要20岁了。已经开始体验工作了。

原来我真的站在社会里了。

我一直都坚信,过去的自己比同年龄的人们来得成熟许多。

但现如今才惊愕地发现,我从以前开始就是比别人还要幼稚的小鬼。


是不是我现在的所有感受, 体验,都是大家曾经历过的?

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过这么一段迷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会怎样?

是不是每天都觉得活着呼吸就是一个痛苦,是不是每天都期望自己可以突然死掉?

是不是这就是所谓成长的过程?是不是这就是青春?

是不是我走过了,就可以活得好一点,少一点痛苦?

这个阶段非过不可吗?无论如何都不能避免吗?


“我的未来到底会怎样?”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个疑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有人可以告诉自己答案?

 那个未来到底是什么形式的?到底会怎样?

未来的我,会嘲笑现在的我吗?

还是,未来的我,甚至,也想对现在的我说对不起呢?

就如现在的我想对小时候,过去的自己,说无数的对不起。


不知道你们看过吗?

前些日子,网上流传了中国歌手张杰在节目《歌手》 第一季第八期中的演唱《你就不要想起我》。

我本身是没有看这个节目的,之前来实习前,也是偶尔在房间里看过张杰演唱的视频罢了。当时有被触动,却感触不多。

现如今,今天在住宿的地方听到有人放来听,我刚才也找了。

然后,越听越想哭。

我戴着耳机听着这首歌,写着这个博文。

到了高潮的部分,听着写着的我强忍着泪水。

我并不了解中国节目,很少看,也不太认识张杰,这首歌也是第一次听。但我却听到了很多很多可能性的东西。

看似情歌,在张杰唱来,是不是有更多含义?因为找这首歌时同时发生张杰貌似遇上了一些麻烦。

是不是我们都会无意识地把压力藏在这种可以发泄出来的地方?


如果每个人都会有烦恼,那我们是否能以自身烦恼的标准衡量别人的烦恼?

曾经的自己。我能说。如果,我能碰到小时候的,小学时,乃至中学时的自己。

我想跪在他的面前,哭着,对他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或许。或许。或许。

未来的我,还会继续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可能我不该在这里宣泄,或是说,寻找出口。

但我无处可去了。

这是我最后的堡垒。

是不是,我该学着好好成长?

是不是,该把自己变成自己不喜欢的人,会活得开心一些?

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



是不是,哭过,就没事了?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狭隘

时隔已久的2017年第一帖。

在学院里的课程结束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即将开始。

不安感日渐增加。



 19岁了,却从未有这种真实感,仍不觉得自己能够继续前行。

诸如成千上万的借口在心里横跨,却无法将其说出口。只因都是借口。



或许有许多后悔。

或许没有。

或许我并不知道。



总是好奇人们为何能够下定决心。

什么是“肯定”?

为什么我们能够认为“某样东西”是自己“想要”的?

如何控制那份欲望,直视它、了解它、操控它?

怕是我什么都不理解。


混沌的人生早在某个时段脱轨。

如果人生是一条笔直的火车轨道,如常伫立在沙漠深处,每日等待火车经过;

那我怕是早已脱轨至另一端的深海里,

在永不见天日的浑浊中沉沦至终渊。



 太过重视自己的人生,也太过轻视自己的人生。

无法下定的重要的决心;只敢在无所谓的小事上耍计较。

在无数次的真笑与假笑中来回,

却无法无视最可恨还是自己的那张无比巨大的镜子。


镜子中的人是我自己。




越是成长,却越是无法前进。

太早拾获成长碎片的小孩,

获得的不是成熟,

只不过是若干年后才会显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幼稚。



根本无法审阅自己的错误,瞪大双眼也看不清那定点碎光究竟消散在哪个方向。

会觉得无所谓,一切都无所谓。

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切都会安好的。

无数次的如此安慰自己,

无数次的后悔后却发现过去的一切真的无所谓,

进而继续沉沦下去。



有些人有天赋,有些人有天份;

有些人很努力,有些人很坚持;

有些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做。

有些人,有个人。


心中无比烦躁,

却深知最终自己仍会妥协,一如与身俱来的视线。

不去要求,妄想是某种温柔和分担,

其实内心却无法清楚,

不过是看不清方向,无法展翅的小鸟在枝头上看着狭隘却长远的天空。




飞不到的。

我是不可能飞到那里的。



时间的流逝,

某天某时某刻,突然讶异地发现自己身上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任何光与白都不剩了,

只剩漫长而穷尽一生也得相互陪伴的黑暗。



原来不知不觉,我已经成为了过去自己所期望的那种怪物。

空虚而忧愁,中二而虚假。

一切都不过是言语中的谎言。



说几句话就会没事,一如既往如此坚信。真的。

所以也不过如此。



时间到了,不愿意也得前进,一直都是如此。

也不管对错,既然无所追求,走在哪里都是一样。

既然没有目标,相遇分开又有何妨。



终点从一开始就决定了。


一直都是如此。


这是条漫长而狭隘的道路。







穷尽一生也不可能走完的道路。